1950年,證明骨髓移植能挽救遭受致死劑量輻射的動物。
1964年中國陸道培教授在亞洲首先成功開展了同基因骨髓移植,后又于1981年首先在國內成功實施了異基因骨髓移植。
1967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多納爾.托馬斯發表報告說,如果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
1969年 多納爾.托馬斯完成了第一例骨髓移植。(后獲得諾貝爾1990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1986年美國建立了世界首家骨髓庫(NMDP)。
1988年法國血液學專家Gluckman首先采用HLA相合的臍血移植治療了一例范可 尼貧血患者,開創了人類臍血移植的先河。
1992年,美國紐約血液中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臍血庫。David Harris博士為兒子儲存了首份個人臍血.
1995年,Donald Kohn 在路易斯安娜兒童醫院利用基因工程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利用臍血治療重癥免疫缺陷綜合癥。
1996年由美國心肺血液國家研究所發起建立臍血移植研究計劃(COBLT)投資3000萬美元。其中包括3個臍血庫和7個移植中心。
1992 年經中國國家衛生部批準,建立了“中國非血緣關系骨髓移植供者資料檢索庫” 。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于2001 年12月重新啟動了建設資料庫的工作。由中央批準建立“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簡稱中華骨髓庫(CMDP)。
2001年始中國陸續建立了多家干細胞庫。